保健食品行業迎來消費旺盛期,市場政策雙利好
2022-06-28
近年來,我國保健產業迅猛發展,市場容量不斷擴大,保健品牌也有所增多,雖然監管政策越來越嚴,但保健市場仍是一片繁榮。
由于行業前景良好,不斷有新企業涌入保健賽道,保健市場實現了進一步擴容。在政策利好下,保健行業在產品、渠道等多方面的變革已經開始。
1、行業將迎來消費旺盛期
后疫情時代,我國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健康消費也正在逐步滲透到生活多個領域,消費需求市場在不斷擴大。
英敏特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總額為2.458萬億元,占消費支出總額5.9%。業內專家預計,醫療保健支出占總支出的份額將在今后5年內保持增長態勢,到2025年占比將達到6.3%。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布的《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
●積極開展食品健康功效評價。
●加快發展嬰幼兒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滿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食品。
●支持發展養生保健食品。
●積極開展食品健康功效評價。
●加快發展嬰幼兒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滿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食品,支持發展養生保健食品。
●研究開發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纖維、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類、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
業內專家表示,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將迎來消費旺盛期。這主要歸結于消費者正在從健康需求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和選擇產品,整體消費重心開始傾向于帶有健康屬性的食品。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消費者在保健食品消費理念和消費意愿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保健食品在消費屬性上將逐漸從可選消費品向必選消費品轉變,保健食品也正逐步從高端消費品、禮品轉變為膳食營養補充的必選品。
這些因素都將推動中國保健食品整體市場規模的壯大。
2、呈現“三化”趨勢加強產品創新
中國市場學會專家歐陽文章表示,目前保健行業呈現出“三化”趨勢:
●一是年輕化。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有至少80%的20至45歲的人群了解、接觸過保健食品,其中超六成的人食用過保健食品。
消費群體年輕化也就意味著企業要針對該群體不斷研發出滿足其需求的產品。
●二是保健食品品類多元化。
●三是保健食品監管越來越規范化。
相關政策也為保健食品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2021年版)》的發布,首次將屬于食品形態的凝膠糖果納入了保健食品備案劑型。
凝膠糖果于2021年正式啟動備案,意味著軟糖也可以通過備案制,快速戴上保健食品“藍帽子”。這將有利于軟糖產品更加多樣化,為迅猛發展的營養軟糖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消費群體的年輕化推動了產品品類的創新。中國代理商聯合會主席樊曉軍認為,年輕化是必然發展趨勢,無論是大量研發還是營銷手段的更新都在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刺激他們的消費。
但食品不能宣傳功能,想要長久發展仍需要申請“藍帽子”。樊曉軍建議,“企業要長線布局,不斷創新,做出一些好產品來。”
企業要重視粉絲基礎,注重品牌塑造、價格體系建立、產品功效、服務體系創新、品牌定位等。
3、政策紅利推動行業向好
2021年,“健康”依然是現代社會繞不開的關鍵詞之一。
隨著消費升級和健康觀念的深入,保健食品消費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同時,隨著近年來行業政策紅利的釋放和監管力度的增強,保健行業日益規范化,并呈現出良性發展態勢。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積極推進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雙軌運行,牽頭全面升級改造保健食品備案系統,持續優化國產保健食品備案全程“網上辦理”、“跨省通辦”、“一網辦理”。
業內人士指出,在市場監管及產品注冊方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對保健食品注冊實現注冊、備案“雙軌制”,形成監管法規體系化、技術及產品標準化,有利于行業的穩定、規范和長期發展。
近年來,保健渠道體系發生變革。樊曉軍表示,各類電商平臺也被保健企業利用了起來。2021年,無限極等企業紛紛加碼線上平臺,深化數字化轉型。
“企業對各平臺的有效利用也將有利于整個保健行業的蓬勃發展。”業內專家表示,企業需要明確自身定位,并在產品研發、品牌建設、數字化方面不斷投入,進一步挖掘消費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