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嚴打虛假營銷,營養健康行業能否迎來信任重建?
2025-02-14
2月12日,抖音電商發布《關于打擊“虛假營銷違法獲利”等欺詐行為公告》。作為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極具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平臺,其對虛假營銷行為的打擊不僅限于平臺自身的內容管理,更是對整個電商行業的一次規范行動。
平臺梳理出的詐騙行為中包括,夸大售賣“保健品”“化妝品”“功能性食品”效果。詐騙分子通過低俗擦邊等內容,夸大展示“保健品”“化妝品”“功能性食品”的效果,引發關注后,誘導用戶脫離平臺,前往第三方軟件“交易”,實施詐騙。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食品營養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上出現了夸大售賣“保健品”、“功能性食品”效果等方式謀取暴利的行為。這類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4年商品大類中食品類投訴量排第四位,與2023年相比投訴量比重提高。
庶正康訊整理了2024年度全國各省市發布的與營養健康領域相關的違法案件中與宣傳有關且罰金較高的典型案例。這些典型案例的曝光,不僅是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有力震懾,更是給整個營養健康領域敲響了警鐘。
01 發布普通食品廣告引起誤導,被罰528萬
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調查查明,香港佰弘有限公司通過互聯網發布的普通食品廣告中,含有“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內容,引導消費者誤認為該普通食品是保健食品。2023年11月,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有關規定,對香港佰弘有限公司作出罰款528.55萬元的行政處罰。
02 將廉價保健品包裝成高端產品,最高被罰300萬
宋某、余某、黃某、李某4人從2019年11月起,從廠家定制價格低廉的普通保健品,聯合各地經銷商將其包裝成能治療老年人常見疾病、具有藥用功效的高端產品進行詐騙。經湖北省宜昌市檢察院提起公訴,2024年9月30日,宜昌市中級法院對一起特大養老詐騙犯罪集團的4名主犯宣判,以詐騙罪判處宋某、余某、黃某、李某無期徒刑至有期徒刑十年不等的刑罰,各并處罰金300萬元至35萬元不等。
03 "網紅達人"代言未審查保健食品廣告,被罰150萬
經查,無錫某公司設計、制作的“仁和葡身牌當歸葛根黃芪膠囊”保健食品廣告未經廣告審查,并利用“網紅達人”李某某進行廣告代言。李某某以其名義和形象對前述保健食品作了推薦、證明,違反了保健食品廣告不得使用廣告代言人的相關規定。2024年7月,江蘇省無錫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該公司作出罰款26.48萬元的行政處罰;對李某某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共計150.26萬元的行政處罰。
04 醫院發布虛假違法廣告,被罰125萬
經查,海南某醫院利用互聯網媒介等發布“德國血液凈化,降三高、護心腦、助長壽”“西班牙IGEN腫瘤防治技術中國唯一臨床醫院”廣告,相關內容虛假;發布的“超聚肽?蛋白倉超聚肽固體飲料”普通食品廣告中含有“護肝解毒、調節三高”等內容,違反了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其他廣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療功能的相關規定;發布的廣告中還存在使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名義或形象的違法情形。2024年5月,海南省澄邁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該醫院作出罰款125.40萬元的行政處罰。
05 偽裝"專家"宣稱保健食品治療疾病,被罰122萬
經查,河南某公司發布視頻廣告,由廣告演員偽裝成“專家”,并宣稱其所銷售的保健食品“沙棘晶粹粉”“紅景天”等具有疾病治療功能。2024年6月,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有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22.48萬元的行政處罰。
然而,我們也應清晰地認識到,監管絕不僅僅是為了懲治違法,庶正康訊認為,市場良性發展的前提是良幣驅逐劣幣,對于監管來說,整治只能是手段之一,最終的目標還是要規范市場,增強從業者信心。
改變這種狀況的根本出路是通過立法和監管創新,明確營養健康產品的科學定位、行業價值和時代貢獻,解決資本不敢入、人才不愿來和企業缺恒心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