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醫食品就是保健品?不了解這些你很容易買錯!
2020-11-11
不少小伙伴都容易混淆特醫食品和保健食品。如何正確認識特醫食品和保健食品呢?為需要的人群選擇更為合適的產品食用。
特醫食品與保健食品的區別
定義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簡稱特醫食品)。特醫食品是指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置而成的配方食品。該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單獨食用或用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從相關管理法規的嚴格程度比,特醫食品僅次于藥品,遠高于普通食品及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所謂的保健功能應當具有科學依據,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分類
特醫食品。根據不同臨床需求和適用人群分為3類,即全營養配方食品、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和非全營養配方食品。
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是指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能夠滿足目標人群在特定疾病或醫學狀況下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按照不同年齡段分為兩類。GB29922《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附錄中列出了目前臨床需求量大、有一定使用基礎的13種常見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
非全營養配方食品是指可滿足目標人群部分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不適用于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根據國內外法規、使用現狀和組成特征,常見的包括營養素組件、電解質配方、增稠組件、流質配方和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等。
保健食品。包括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和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保健食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保健食品其作用主要是補充膳食供給的不足。
原料要求
特醫食品所使用的原料應符合相關要求,禁止使用危害食用者健康的物質,不得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不得添加對患者病情不利的物質,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的質量規格應符合相應的標準和有關規定。
保健食品的原料較為廣泛,主要包括普通食品、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維生素和礦物質、真菌、益生菌等;輔料應當僅以滿足產品工藝需要或改善產品色、香、味為目的,并且應當符合相關規定及標準。
營養提供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作為一種營養補充途徑,為目標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營養支持。全營養配方食品單獨食用時即可滿足目標人群的全部營養需求;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單獨食用時既可滿足目標人群的營養需求,又可有針對性的適應不同疾病的特異性代謝狀態;非全營養配方食品能夠滿足目標人群某一方面或者某幾方面的營養需求,但不能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目標人群的全部營養需求,應當根據個體的特殊醫學狀況,與其他食物配合食用。
保健食品以調節人體機能為目的,強調產品具有保健功能而非提供營養成分,其使用的原料原則上不提供熱量,不含全面的營養素,因此不能夠代替正常飲食。
目標人群
由于兩類特殊食品具有不同的食用目的,因此所針對的目標人群具有較大差別。特醫食品適用于有特殊醫學狀況、對營養素有特別需求的人群,如無法通過進食普通膳食滿足營養需求的人群,所以其形態更接近于普通食品,充分考慮了飲食和使用的依從性。
保健食品根據原料和保健功能的不同具有特定的適宜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中老年人、需要補充維生素的人群等,這類人群能夠正常進食,故保健食品多為小劑量濃縮形態,不提供額外的能量。